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正以17%的增长率奔向1800亿美元。
但与此同时,一场针对中国品牌的无形掠夺正在疯狂上演。
今年1月,比亚迪向雅加达中部商业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印尼本土企业PT Worcas Nusantara Abadi恶意抢注其高端汽车品牌”Denze”商标,但被法院全部驳回(5月)。
同为商标抢注“受害者”的还有瑞幸。2020年泰国皇家50R集团在泰注册“瑞幸”“luckincoffee”及鹿头标识(鹿头向左),并开设数十家1比1复刻门店。

瑞幸维权过程中一度败诉,还被索赔100亿泰铢(约22亿人民币)。
直到今年2月,泰国中央知识产权以及国际贸易法院才推翻了原判,认定中国瑞幸拥有商标“在先且更优权利”,判令50R集团撤销商标注册、停用相关标识,并赔偿瑞幸累计4600万泰铢(约1000万人民币)。
近年来,东南亚商标流氓正在疯狂对中国品牌商标下手:
泰国“Win – Win Dee Company Limited” 企业从2023年开始,持续在泰国抢注国内企业商标,疑似抢注商标共有162件。
泰国皇家50R集团曾抢注191个中国商标。
在印尼被抢注的中国企业商标超80个。
某越南个人申请人持续在越南规模性抢注国内外企业商标60余件,涉及的企业大部分为中国企业。
其中不仅涉及比亚迪、瑞幸、COLORKEY、稚优泉、兰瑟等知名品牌,连中小企业与跨境电商卖家也难逃一劫。
有卖家反映自家的商标不仅在菲律宾被抢注,抢注人反手还来了个举报,导致热销榜第二的产品链接被下架。
在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商标注册采用 “申请在先” 原则,也就是谁先注册谁有效,再加上东南亚商标申请成本较低,投机者常以”商标海盗”模式批量抢注上百个品牌商标。
商标一旦被抢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品上架销售与品牌推广。尤其如今电商平台对知识产权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如果商标无法正常使用,那是一个投诉一个准。
部分在印尼被抢注的中国品牌商标
而企业想要回商标,要么与抢注者和解,高价赎回。有多高价呢,注册费的20倍起步,有的甚至会高达100倍,曾有家电品牌在印尼花了8万美元,才赎回注册费仅为500美元的商标。
要么是通过异议、无效或诉讼等程序追回商标,但维权过程复杂、耗时长且成本高,像越南、印尼商标诉讼平均需18-36个月,对大品牌来说影响发展错过黄金期,对中小企业来说根本就耗不起。
● 市场未动,商标先行: 在产品即将进入市场,甚至在策划阶段,就可以启动商标申请工作了,对核心目标市场进行商标检索,确定可注册后立即提交申请。
初期希望快速覆盖多国、节省成本的企业,可以选择马德里国际注册体系。
对于重点市场,或者存在变体商标、复杂图文标识时,推荐逐国注册,法律稳定性和保护强度更高。
● 全面注册覆盖: 除主品牌外,核心产品系列名、企业logo、店铺名等均应当纳入注册范围。类别也要尽可能覆盖当下和未来可能涉及的核心业务范围。
● 持续监控、提前应对: 建立专业的商标监控机制,定期检索目标市场商标动态。
若发现抢注行为,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情况定制维权策略,例如越南更适合走行政异议,菲律宾可强调使用优先权,并积极配合境内外律师团队,整合证据材料,提升维权成功率。
● 规范商标使用,保留证据链条: 在日常宣传、包装、销售合同、发票、广告材料中统一使用注册标识;重点保留电商页面截图、线下渠道展示、交易凭证、第三方媒体报道等;每年定期自查使用情况,确保商标的“活跃状态”可被证明;避免发生争议时缺乏有效证据,或因商标长时间不使用,面临“撤销未使用”风险。
跨境服务平台SeaDocker海多客拥有丰富本土服务商资源,为广大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商标保护解决方案,包括东南亚商标注册、风险评估、商标抢注案件处置策略等,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