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许多企业为留住核心人才、增强员工的核心能力与凝聚力,常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实现,其中股权激励最为常见。
近日,赛维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部分员工授予403.4582万股限制性股票,大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0%。其中首次授予的超过399万股占99%以上,预留3.75万股,占比0.93%。
从激励力度看,首次授予股票价格为11.03 元/股,仅为前一交易日股票均价22.05元/股的50%,而这些员工可以按市场价的50%买公司股票,也就是说赛维拿出了4450万分给员工。
据了解,这一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总计329人,占去年底3284个总员工的十分之一,包括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骨干人员等,其中含5名美国籍中级管理人员。
不过股票兑现需结合公司业绩目标与个人绩效,且分2025-2027年三期归属,比例依次为30%、30%、40%。
作为2023年5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A股跨境电商“广东第一股”,在跨境电商行业中颇具影响力。
其发展路径从早期依赖第三方平台的 “铺货大王”,逐步转型为孵化出数十个年营收超千万自有品牌的综合型企业,形成了涵盖服饰配饰、百货家居、运动娱乐等品类的丰富产品矩阵。
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赛维时代上半年营收53.46亿元,同比增长27.96%;归母净利润1.6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减少11.3%。其中第二季度营收28.87亿元,同比增长21.39%,归母净利润1.22亿元,环比持续增长。
平台布局上,公司对亚马逊的依赖度进一步加深,2024年该渠道收入83.94亿元,占比82.08%,同比增长45.47%。同时新兴渠道表现亮眼,Temu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74.33%;TikTok渠道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423.94%,两者均接近沃尔玛渠道营收规模。
赛维时代表示,此举是因行业人才竞争加剧,高端人才为公司持续发展与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赛维时代的激励制度并非个例,而是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激励机制升级的缩影。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跨境电商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4.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虽占据40%全球市场份额,但也面临运营成本攀升与人才流失的压力,不少头部企业纷纷通过多元奖励稳固团队、驱动创新。
8月26日,追觅科技重磅发钱做员工激励:创始人兼CEO俞浩在全员信中披露,公司7月单月发放额外激励奖金近4000万元,多名员工获得六位数现金奖励。
其激励采用金字塔结构:顶层 “突破先锋” 如研发、渠道拓展团队获百万级奖金;中层75名 “直升机奖” 员工除现金外月增薪1.2万元;底层200万元阳光红包覆盖全员。
这背后是企业硬实力支撑——2024年营收150亿元,海外占比超53%,员工规模扩至近70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40%,且激励与专利产出、市占率等业务目标深度绑定。
无独有偶,安克创新作为深圳消费电子出海龙头,2024年全球营收超150亿元,2025年2月,其2024年经营分享奖金达8亿元,覆盖约5000名员工,494人年薪破百万,且70%为一线员工;同年8月又拟向608人授予约525万股限制性股票。
从2022到2024年,该公司奖金从2.5亿元增至8亿元,年薪超百万人数从209人升至494人,激励机制持续反哺业绩增长。
前段时间,另一家深圳头部知名跨境大卖——影石创新也曾因“撒钱犒劳员工”的举动登上热搜。此前还推出”百万减重挑战赛”,每减重1斤奖500元,累计发数百万元,十周年时向全员发放含黄金股票证书的”黄金盲盒”,强化员工归属感。
此外,长期激励机制也成趋势。科沃斯7月初发布的2024年激励计划,向507人授予339.76万份股票期权、向484人授予155.81万股限制性股票,总摊销费用 8884.17万元,其考核与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挂钩,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这些案例揭示了行业竞争的新逻辑:当产品同质化让价格战失效,人才资本化成为护城河。企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在人才,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实打实的激励。展望未来,随着跨境市场竞争加剧,持续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优质人才生态,将成为中国出海企业保持全球领先的关键。
除了夯实内部人才根基,把握优质平台的增长机遇同样是业绩突破的重要抓手——9月11日深圳这场沃尔玛全球电商卖家增长交流会,和沃尔玛官方团队一起,把今年的旺季爆单从 “空想” 变成 “稳稳的业绩”!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跨境电商头条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豪掷4450万!赛维时代花大手笔搞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