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节日产品的卖家总是能持续出‘爆款’,总能趁着旺季大赚一笔?
研究了100个节日类爆品,总结出一个底层逻辑:爆款不一定是好产品,但一定是市场需要的产品。
那么大卖们都是怎么打造一款‘市场需要的产品’的?用一个经典案例拆解打法告诉你。
爆款考验选品能力
01
选品不是跟风,不是兴趣驱使,更不是满足情怀,而是找对需求缺口和控好成本结构。
这是一款圣诞树收纳箱袋,对应的市场需求是:圣诞文化的主要践行者在购买昂贵的圣诞树后对其合理的收纳。

在该ASIN的历史销量中,大类最佳排名日期2025-01-02,大类BSR排名为59,小类BSR排名为59,类目名称为Home & Kitchen,该日月销量为5000。即使最近几月仍处于这类产品的淡季,也能达到月销200的可观成绩。
从卖家的选品能力来解析,该ASIN的上架时机恰好抓住了需求缺口,坐上了中国制造的顺风车。
-
疫情后遗症与家庭消费的滞后性
疫情期间的购买高峰,居家生活刺激节日仪式感,多数家庭购买仿真圣诞树;
收纳需求集中爆发,仿真圣诞树并不便宜,而原装包装箱并不耐用,于是激生了大批圣诞树收纳需求,该需求在2023年被卖家们感应。
-
供应链的恢复与‘小商品’制造优势
2023年是全球消费和中国供应链逐步恢复的一年,而圣诞树收纳袋的制造门槛低,中国供应链能顺应市场需求快速、大规模生产这类产品;
低成本与高利润吸引大量卖家入场,收纳袋原材料成本不高,低至十几元的制作成本转到亚马逊就能售卖几十美金,利润空间不小;
另外圣诞节作为欧美国家的盛大节日,圣诞相关产品早已得到市场验证,收纳袋的使用场景从一开始的节日装饰品收纳延伸至圣诞树的收纳,也是一种创新的需求。
在2023年入场的卖家们也是精准地预判到了这一波来自两三年前消费者的“需求浪潮”,充分利用了市场的成熟和平台的推动(算法推荐)促使新品快速上榜。
可复制的节日爆款打法
02
然而就算是一款‘市场需要的产品’缺乏合理的推广节奏和手法,也难爆起来。在看了近百个大雁型卖家的常青树产品后,小海发现,就算是节日产品也要遵循‘可复制理论’,才能持续输出爆款。

以年为单位运营一款产品
比如这款23年11月上架的圣诞收纳包,从产品成绩表现来看:
23年上架不久就撞上了黑五网一,通过叠加折扣活动和平台流量的效应,排名得到了大幅上升;
24年旺季经过了近一年的流量积累,到圣诞节时小类排名已经从1000名开外飙进了BSR100名内,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25年1月得益于新年促销延续,叠加Prime会员流量及节日余温,该ASIN来到了销量高峰段。

(完整选品分析报告请留言获取)
快速验证市场,即时反馈好评
从价格和销量变化趋势来看,该卖家在定价方面的策略遵循重大促销期(如Prime Day、黑五等)维持中高价格,在平时保持低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完整选品分析报告请留言获取)
而追踪历史评论增长趋势来看,该ASIN的评论增速总体稳定增长,上架3个月内的增速较快,部分日期增长异常(如24年4月跳涨、同年12月突降),可能与亚马逊系统操作、变体合并或评论删除有关。该卖家充分的意识到新品前期积累评论的重要性,在流量暴涨时期通过叠加折扣等多个促销手段吸引买家消费;

(完整选品分析报告请留言获取)
避开竞争,搜刮小流量
从竞品的关键词投放策略来看,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玩法,先打集中打长尾词和次级词,成本低,有转化,用于快速积累权重和利润;
在长尾词稳定后,打中词精准,扩大市场的占有率;
产品的销量和评论足够后,就是穿插着打大词,主要是用于冲击类目头部排名,此时的目标不仅是ACOS,更是类目排名市场份额和品牌曝光。

综上所述,爆款的本质是=科学选品+市场测款+系统化运营,大卖之所以能持续输出爆款,是早已沉淀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在正确的时间,为特定的人群画像,提供一款成本可控、利润可观的产品,并通过一套环环相扣的运营动作,将产品精准地推送到消费者面前。
2025年9月25日(14:00-18:00),由卖家穿海主办的“备战旺季,畅赢北美丨北美卖家旺季备战私享会”,将携手Amazon、TikTok、Temu三大平台官方团队,以及美新跨境物流、赛狐ERP,在深圳乐荟中心12栋(2楼多媒体厅)共同打造一场聚焦旺季攻坚的实战沙龙,点击下图立即报名▼▼▼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卖家穿海Seascross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节日爆品的打造逻辑:以圣诞树收纳袋为例解析选品与运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