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

1.Temu的快速崛起与海外扩张

Temu作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自推出以来便以迅猛的速度扩张海外市场。它通过极低的价格、广泛的商品品类以及“全托管”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费者。平台在多个国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波兰的用户数反超了当地电商巨头Allegro,在巴西也登顶了电商访问量榜首,同时也在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Temu的迅速扩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游戏化”的购物体验(如抽奖、积分兑换和互动小游戏)以及前期在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上的大量广告投放。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2.扩张背后的合规隐患

然而,Temu的快速扩张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海外市场复杂法规的重视。其平台模式的本质是连接大量第三方卖家与海外消费者,这自然涉及到商品质量、知识产权、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等一系列潜在风险。虽然Temu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其在卖家资质审核、商品信息透明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可能未能跟上其业务扩张的速度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这为其后续的合规问题埋下了伏笔。高速增长的同时,合规体系的建设未能完全同步,导致其在面对美国严格的市场监管时暴露出问题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违反《消费者知情权法案》被罚200万美元

2025年9月,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Temu违反了2023年生效的《消费者知情权法案》(INFORM Consumers Act),其运营商Whaleco Inc.被处以200万美元的罚款。这是该法案实施以来的首个执法案例,显示了美国监管机构加强对在线市场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力度的决心。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法案的核心要求

《消费者知情权法案》要求在线市场对年交易额超过2万美元的卖家,清晰披露其身份信息(姓名、物理地址和联系方式),并为消费者提供电子和电话两种便捷的举报渠道,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联系第三方卖家,便捷地举报可疑商品(如假冒伪劣、不安全商品)。

Temu的主要违规行为

根据FTC的调查和起诉书,Temu未能满足法案的两项核心义务

信息披露不足:在Temu的移动端和部分产品页面中,没有清楚展示高交易量卖家的姓名、物理地址和联系方式。消费者往往需要多次点击模糊的“查看更多”等链接才能找到相关信息,这使得消费者难以直接联系卖家。

举报机制缺失且难以使用:

Temu直到2024年1月才上线电话举报渠道,且流程复杂、难以使用。

对于其“游戏化”购物体验(如抽奖、积分兑换互动小游戏)中的产品列表,Temu直到2024年11月才设置举报机制,且披露不清晰,难以被用户注意到。

处罚与整改要求

除支付200万美元民事罚款(需在法院批准和解协议后7天内缴清)外,Temu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整改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建立合规的举报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可回放和修改的电话举报渠道,并附有清晰易懂的操作指引。

全面、清晰披露卖家信息:在所有版本的Temu平台(包括桌面端、移动端和App,以及游戏化购物功能)中,以清晰显著的方式披露卖家身份信息(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确保消费者能够直接联系卖家或举报可疑活动。

接受长期监督:Whaleco需在命令生效满1年时提交合规报告,并在10年内及时向FTC报备公司高管、主要联系人或组织结构的变动。FTC有权在10年内进行监督,要求其提交额外报告并提供相关文件。

此次罚款虽然是《消费者知情权法案》的首例执法,但并非个例。它反映了全球主要市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正在变得更加严格和精细化。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全球跨境合规监管新动向与应对策略

此次罚款事件是全球电商合规监管趋严的一个缩影。不仅美国,其他主要市场也在不断加强监管:

欧盟:已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并对直邮包裹额外征收处理费。《通用产品安全法规》(GPSR)等法规对卖家提出了更明确的授权代表(如欧代)、产品合规和标签要求。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英国:类似欧盟,也有严格的产品安全标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墨西哥:2025年8月起,对未签署自贸协定国家(如中国)的进口包裹征收33.5%的关税,同时电商平台需代扣增值税和所得税。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澳大利亚:类似美国的INFORM法案,也要求在线市场收集并验证卖家身份信息

此外,在数据隐私方面,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许多其他地区的类似法规(如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跨境电商处理用户数据提出了严格限制。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美国消费者知情权法案 (INFORM Consumers Act) 核心要求

下表总结了美国《消费者知情权法案》的主要要求,供您参考:

要求方面
具体内容
备注/说明
适用对象
在线市场(Online Marketplaces)
高销量卖家
年交易额超过20000美元或完成200笔以上交易的第三方卖家
平台需对这类卖家进行验证并披露信息
信息验证
平台需每年验证高销量卖家的身份、联系信息和银行账户
旨在确保卖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信息披露
高销量卖家的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必须在商品页面清晰显著地展示
消费者应能轻松找到这些信息,无需多次点击“查看更多”
举报机制
平台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易于使用电子和电话举报渠道,用于报告可疑商品或活动
电话举报渠道需功能完备(如可回听、修改),流程简单明了
违规后果
可能面临民事罚款(如Temu案)、禁令等执法行动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州政府可执行该法案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给跨境卖家的建议

面对全球日益收紧的合规环境,无论是平台还是卖家,都必须将合规置于战略高度。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深入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法规:

产品合规是基石:确保你的商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安全、环保、认证标准(如美国的CPC认证、欧盟的CE认证、英国的UKCA认证)。特别是Temu近期也强制要求CPC证书补充美国代理人(美代)信息。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知识产权(IP)是红线:严禁售卖仿品、假货。在上架前进行商标、专利、版权检索,避免无意侵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是关键。

保证信息的透明与准确:

卖家信息透明:确保你在平台注册的企业信息、联系方式真实有效,并按照平台要求(如《消费者知情权法案》的规定)向消费者清晰展示。

商品信息准确:提供清晰、真实、不误导的商品描述、图片和规格。这不仅是法规要求,也能减少客诉和退货。

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畅通的客服渠道:提供易于消费者找到和使用的客服联系方式,并及时响应问题。

清晰的退换货政策:制定符合当地法规(如欧盟的14天无理由退货)且明确的退换货政策,并予以公示

高效处理投诉和举报:建立内部流程,快速有效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关于可疑商品的举报。

关注数据隐私与安全:

严格遵守目标市场的数据保护法规(如欧盟的GDPR),合法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消费者个人信息。在隐私政策中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用途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税务与海关合规:

密切关注各国关税政策变化(如美国已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美国关税炸弹引爆 免税时代终结!TikTok卖家上演大逃亡确保准确申报商品价值和海关编码(HS Code),避免因低申报、误申报导致货物扣留或罚款。

善用专业服务,考虑长期布局:

借助专业机构:与熟悉目标市场法律的律师、税务师、认证机构合作,处理复杂的合规问题,如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税务申报等。

考虑本地化布局:在业务量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在目标市场设立本地公司、租赁海外仓,这不仅可能提升物流效率,有时也能更好地适应本地监管要求。

总结

Temu因违反美国《消费者知情权法案》被罚款200万美元的事件,给所有跨境出海企业敲响了警钟:全球市场的竞争,不仅是速度和价格的竞争,更是合规和信任的竞争

单纯依靠低价和快速扩张的策略已难以持续。未来的成功必然属于那些能够尊重市场规则、重视消费者权益、主动构建全面合规体系的企业。将合规从“成本项”转变为“竞争力”,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行稳致远。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三一派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Temu的海外征程:从狂飙突进到合规警钟,被罚200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