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大家这轮秋促都爆单了吗?

许多卖家在本轮大促并未迎来预期的销量暴涨,反而陷入了“一不小心就触碰红线,物流、广告费越来越高,订单却不见增长”的尴尬境地。

当不少卖家还在为库存和回款发愁时,亚马逊一系列新政的出台,让本已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01

旺季,销量没涨成本却先涨

秋季大促的复盘焦虑尚未散去,卖家们还在为未曾爆单而苦恼,亚马逊又一则关于旺季附加费落地的新规,又给了大家一记重击,让卖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亚马逊官方宣布自2025年10月26日至2026年1月17日,分三个阶段征收该项费用。分别为:第一阶段(10月26日–11月22日)、第二阶段(11月23日–12月27日)、第三阶段(12月28日–2026年1月17日)。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虽然亚马逊表示,这是由于旺季要维持“次日达”承诺所需要的物流、人力负荷的成本,但这个历时长、覆盖广、费率高的费用政策,更像是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一次成本转嫁,以维持平台本身的利润。

而对于卖家来说,这也意味着这个旺季的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

02

合规再次升级,史上最严的封号潮

更雪上加霜的是,亚马逊在9月初掀起了新一轮封号潮,大批中国卖家受到影响,面临库存冻结、资金扣留、账号停用等困境。

虽然每年的封号潮已成为悬在卖家头上的利剑,可是今年的审查显得尤为精准与严厉。随着亚马逊合规审查升级,全球已有超过1.2万个卖家账号因各类违规被封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数据显示,仅8月底一周就有约2800位亚马逊卖家店铺被关日均超400位中国卖家受到影响,其中北美、欧洲、日本站点均未能幸免。

于此同时,最近几天另一项合规监管也悄然落地。

2025年10月,亚马逊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要求通知》,明确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与交易数据。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这标志着所有境外平台上的中国卖家税务监管进入了全面规范化、透明化的新阶段,卖家的跨境收入在国家税务机关面前将一目了然。

而税务监管方面的收紧,与平台的封号潮共同构成了合规升级的一体两面:前者清退运营违规者,后者则系统性地堵上了税务不合规的退路。

这些合规风暴都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粗放经营的时代已然终结,平台正系统性地清退不合规的运营者。

然而,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亚马逊在挥舞“大棒”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它希望鼓励的方向——那些合规经营、符合其长期战略、能够提升平台ESG(环境、社会及治理)价值的卖家与产品,正持续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倾斜。

03

被忽视的平台流量红利

就在这样的多重夹击下,卖家们纷纷寻找突围之路。

此时,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站内流量红利正在悄然发挥作用,那便是——气候友好承诺认证(CPF),俗称绿标认证。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亚马逊网站截图】

去年年底亚马逊公布的数据显示,绿标产品的全球销售额平均增加超过12%,页面浏览量提升10%。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产品不仅能解锁22个专属免费流量入口,还能在地球日、黑五等大促期间更享有专属展示位。

在2025年亚马逊地球月大促期间,绿标商品的销量增幅达37%-82%,点击率高出无绿标商品68%,CPC成本平均降低42%-57%

而对于消费者端的可持续消费趋势同样显著。根据麦肯锡2025年的调研显示:41%的美国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包装支付溢价,尤其是年轻群体及高收入群体。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这项计划并没有那么多人重视,但是今年亚马逊已将“气候承诺”深度嵌入其服务体系,通过SPN服务商网络和最高3000欧元的官方补贴,从源头推动认证普及。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如今,亚马逊对其的支持不仅仅停留在流量层面,更从认证服务商的源头着手,在降低卖家认证门槛的同时,也为卖家提供官方认可的专业认证服务,推动更多卖家加入CPF计划。(感兴趣的卖家可扫码咨询官方认可的SPN服务商,了解认证方案)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然而,意识到红利只是第一步。 如何高效、合规地获得这张“绿色通行证”,并规避申请过程中的常见陷阱,成为了摆在所有有意向卖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04

CPF认证避坑指南

CPF红利虽好,但认证方案复杂,加上市面上的认证陷阱众多,选择靠谱的服务商是成功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第一步。

1.靠谱的服务商能让认证事半功倍

与正规可靠的认证机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选择认证机构时,卖家应主动甄别检测机构的相关资质,谨慎一些以低价吸引,或是为了快速拿证的服务商,实则通过违规操作,给卖家推荐不匹配的认证,导致卖家最后因小失大。

建议优先选择SPN服务商网络中的认证服务商(例如气候伙伴),在服务质量上更有保障,以保障认证过程的顺畅以及结果的有效性。

2.认证方案匹配与选择

选择适合自身产品的认证标准是整个流程的起点。

如今亚马逊的CFP认证有多达59种,卖家需要依据产品特性,评估不同认证的要求、周期与自身产品的匹配度,这是成功获取认证的首要前提。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3.时间规划

不同认证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差异很大。时间规划上,务必为认证留出至少四周的周期,以免错过宝贵的销售旺季。

总得来说,大家在考虑认证CPF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留心眼切记贪图便宜,否则后患无穷。

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跨境知道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旺季“加压”!亚马逊史上最重“成本屠刀”落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