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市场沉浸于低价内卷时,Melin用高溢价策略证明了品牌价值的另一种可能。
文|金科
制图|何伟
编辑|刘勇登
在大多数卖家将棒球帽的定价锚定在10至20美元区间时,一个名为Melin的美国品牌却将价格拉升至69至99美元,甚至推出过千元级别的限定款。这种看似违背市场主流逻辑的定价策略,不仅没有让其无人问津,反而在创立一年后就实现了百万美元的营收。
Melin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为深陷价格战泥潭的中国卖家提供了一个关于“价值重塑”与“市场区隔”的深度案例。它揭示了在高客单价非功能性产品领域,如何通过精细化的产品叙事、精准的客群定位和场景化的营销布局,成功构建起难以被模仿的品牌护城河。
重新定义产品:从“遮阳工具”到“身份标识”的价值跃迁
Melin成功的基石,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对一顶棒球帽的价值认知。传统棒球帽的核心功能是遮阳或搭配,而Melin通过材质、工艺和细节的极致追求,将其升维为一种生活品质和个人身份的象征。
Sorftime专业版-品牌看板-Melin品牌报告(左右滑动查看)
1.材质的革新
Melin没有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棉或聚酯纤维,而是大胆采用了美利奴羊毛、纳帕皮革等通常用于奢侈品领域的材质,并结合防水、抗菌等功能性面料。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和舒适度,更重要的是,材质本身就为产品注入了“高端”与“专业”的基因,使其高定价显得有据可依。
2.工艺的坚持
品牌以“持久不变形”作为核心卖点之一,这背后是对帽子结构、缝合工艺的严格把控。这种对品质的承诺,直接回应了传统棒球帽使用寿命短、易变形的消费痛点,从而建立了用户信任。
3.细节的巧思
诸如内衬的隐藏口袋、吸湿排汗的里布设计,甚至是帽檐上方便穿脱的橡胶垫,这些看似微小的设计,却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正是这些“被感知到的细节”,让消费者觉得这笔高昂的支出是值得的,因为它换来的是远超普通产品的舒适感与便利性。
洞察市场红利:在美国文化土壤中发掘高端需求
Melin的高溢价策略能够奏效,离不开对美国市场文化背景的深刻洞察。棒球帽在美国不仅是体育文化的产物,更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全民性单品,拥有极高的市场渗透率。

特朗普周边就有棒球帽。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名人效应的放大,棒球帽逐渐超越了其基础功能,演变为一种潮流配饰和彰显个性的媒介。消费者,特别是中高收入群体,开始寻求更具设计感、更能体现品味和独特性的产品。他们愿意为高品质、强品牌故事和独特的设计支付溢价。
Melin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从“大众化”向“精品化”过渡的市场趋势,填补了高端棒球帽市场的空白。对于期望进入这一领域的卖家而言,这意味着需要从单纯的“卖货”思维,转向对目标市场文化、消费心理和趋势的深度研究。
营销的艺术:从“讲述价格”到“演绎价值”
面对“为什么这么贵”的天然疑问,Melin没有直接解释价格,而是通过一系列营销叙事,巧妙地演绎了产品的“价值”。
1.精准的KOL合作
Melin选择的代言人并非大众明星,而是职业运动员和在特定领域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红人。这些人所代表的自信、成功、热爱户外运动的形象,与Melin的品牌调性高度契合。通过他们的背书,品牌成功地将产品与一种令人向往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绑定在一起。

Melin的广告极具品牌性。
2.场景化的内容构建
在社交媒体上,Melin展示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高尔夫球场、私人游艇、山地骑行等。这些视觉内容不断强化“戴上Melin,你就是成功人士”的心理暗示,让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顶帽子,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圈层归属感。
3.引导式的争议营销
品牌巧妙地利用社交平台上的测评和讨论,将“为什么贵”的话题转化为一次公开的产品力展示。当用户和博主们开始深入分析其材质、工艺和细节时,每一次讨论都无形中巩固了其高价的合理性,完成了从“被质疑”到“被认同”的舆论转化。
Sorftime洞察
Melin的案例为期望打造高客单价品牌的卖家提供了范本。在立项前期,可以利用Sorftime的“AI市场解读”功能,输入核心品类,获取关于市场趋势、消费者画像和价格带分布的深度报告,初步判断高端市场的容量与机会。
随后,通过“AI评论分析”深入挖掘现有产品的用户痛点与赞美点,为自身产品在材质、功能和细节上的差异化创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题图来源:ChannelX
– END –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Sorftime跨境资讯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一顶帽子卖99美元,还年入百万?拆解这个品牌的高溢价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