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美国站的黑五战事已正式拉开序幕。这场自10月9日启动、持续至11月29日的51天超长促销,被称为史上最长的平台大促。
然而就在平台流量节节攀升的同时,国内卖家社群却被一阵焦虑情绪笼罩:多位Temu卖家反映,自家店铺的热销爆款申报价格遭悄然下调,部分商品售价甚至低于成本,更有卖家直言 “十几个爆款链接全废了”。
这场疑似“系统改价”的风波,正在黑五的关键节点搅动卖家生态。
据爆料卖家描述,价格变动并非自身操作所致,后台显示多个爆款链接的申报价格被突然调低,其表示:“有的已经低到比成本还低”;
更令人费解的是改价的“反常特征”。卖家发现,后台显示改价操作来自主账号,但主账号全程未进行任何操作,且所有改价集中在10月9日下午1点08分至1点09分的一分钟内,这也证明,不可能是人工改价。
面对卖家的质疑,平台买手始终否认平台有权限越权改价,仅回应 “平台不会越过卖家操作价格”,但现实是多数类目一旦价格下调便无法恢复,形成了 “事实改价” 与 “口头否认” 的鲜明矛盾。
随着类似情况不断出现,许多卖家纷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声讨,更有部分卖家表示,疑似平台存在技术漏洞或自动化策略误触,给大批卖家带来了诸多困扰:
“找买手也说调不了,只说平台不会越过我们商家调价。”
“我不想降价,不愿意,却被莫名其妙强制降价了?”
“我十几个爆款被这么搞了,亏了好几千。”
“我卖了一年的品,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商品价格却被被批量调整。”
“系统应该不会偷偷调价的,估计是有卖家不小心按到弹窗了。”
关于改价原因的猜测众说纷纭,最先被提及的是Temu后台的“弹窗确认机制”:
有资深卖家指出,问题可能与系统弹窗机制有关,“Temu后台在调价流程中会弹出确认窗口,若卖家未明确点击 “拒绝” 仅关闭调价确认弹窗,系统可能在24小时后自动视为同意。”
但这一说法无法解释另一些卖家的遭遇:即便按时点击“拒绝”,商品仍被自动降价,不少人怀疑是系统数据同步或确认环节出现了技术漏洞。
小编整理了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这次事件背后或存在两大核心原因:
二是平台策略调整的结果,据买手证实,此前部分卖家能设定较高售价,源于 “灰名单时期” 平台核价标准宽松,而此次调整是Temu逐步推进标准化定价策略的体现,旨在统一价带、强化低价竞争力。
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国庆前后已有大量卖家反馈类似问题,甚至部分链接未经过任何确认操作,就被系统直接调整价格。
面对自动调价,卖家需先明确诱因,避免盲目应对,具体可从三方面核查:
# 查看同类竞品价格动态,确认是否因竞品集体降价,触发平台算法的被动调价机制;
# 检查平台近期活动,判断是否存在同类产品的定向补贴、满减等促销,导致系统联动调整售价;
# 回顾自身操作,确认是否误开启 “自动调价” 功能却未及时关注,或曾在 “上新生命周期” 中未明确拒绝系统弹窗。
此次“系统改价”风波,看似是技术问题或操作失误,实则暴露了Temu“平台主导定价”的核心逻辑——卖家仅掌握“供货价建议权”,最终零售价、甚至申报价的调整权,都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尤其是在黑五等关键节点,平台为冲刺流量与销量,对价格的管控只会更严格。
对卖家而言,抱怨与焦虑无法解决问题,唯有认清“平台规则优先”的现实,通过“精细化运营+风险预判”守住利润空间。毕竟,在跨境电商的竞争中,能快速适应规则变化的玩家,才能在每一场大促中站稳脚跟。
目前,Temu官方仍未就改价事件给出明确说法,后续是否会出台补偿措施或优化规则,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低价化、标准化” 将是Temu长期的核心策略,卖家需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更多潜在的规则变动。
特别说明:文章来源于 跨境电商头条 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海多客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我们鼓励读者关注原创内容,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紧急自查!Temu申报价突遭下调,大批卖家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