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 FDA 认证误区,中国美妆品牌如何成功进入菲律宾市场

出海指南5个月前发布 SeaDocker
18 0

菲律宾化妆品协会(PCA)2023 年数据,当地美妆市场规模达 22 亿美元,然而全年有 37.6% 进口商品因文件缺失被海关扣留,其中中国品牌占比高达 68%。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企业对菲律宾 FDA(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要求的误解,许多企业误将国内质检报告直接提交,却未取得菲律宾 FDA 签发的化妆品通知证书(CN)。还有企业因合作进口商的 LTO(营业许可证)过期,导致所有申报材料被判定无效。在 2023 年菲律宾海关处理的 1.2 万起扣货案件中,因基础文件缺失造成的损失占比达 41%。​

要成功进入菲律宾市场,企业需分阶段筹备。在材料筹备期,要完成三大核心要件。中英双语的成分分析表必不可少,且必须包含 INCI 国际命名标准成分及浓度配比,菲律宾对铅、汞等重金属的检测标准比国内严格 30%(依据 2023 版菲律宾化妆品安全规范)。功效验证方面,防晒类产品要有 SPF 值实测报告,美白产品需提交黑色素抑制率数据,建议选择马尼拉大学检测中心等 7 家官方认可机构。包装合规性改造也很关键,要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本地进口商地址,且文字高度不得小于 1.5mm,某广州面膜品牌就曾因此重新印制大量包装盒。​

在认证过程中,企业要了解 CN 证书的编号规则,2023 年新启用的 CN – 2023 – XXX – XX 结构中,末两位代表产品类别代码,填错将导致退件。还要规避代理机构的 “拖审陷阱”,可在合同明确约定 “超期赔付条款”,某杭州客户借此成功追回损失。此外,针对口红、眼影等低风险品类,菲律宾 FDA 在 2023 年开通了电子预审系统,企业可活用 “预审通道”,最快 3 个工作日内就能得到修改意见。​

进入市场后,企业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服务的某宁波染发剂企业就因进口商税务评级降为 D 级,导致已签发的 CN 证书被临时冻结。建议每月核查合作方的 LTO 有效期、BIR(税务局)纳税信用等级、PCA 会员状态三项核心指标。2023 年菲律宾有 319 家进口商因未及时续期 LTO 被列入海关黑名单,牵连众多中国品牌。不同类目的产品还有特殊要求,防晒产品需额外提交光稳定性测试报告,染发剂类目则需提交致敏性物质清单,含苯二胺成分的产品要在包装正面标注 “48 小时过敏测试提示”。不过好在 2024 年末菲律宾 FDA 释放两大政策利好,简化彩妆类目审查流程,开放跨境直邮备案通道,这为中国美妆品牌进入菲律宾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